一、角色定位与核心机制:风属性爆发核心

(碧光镰刀使)是《另一个伊甸》中修杰特的异时层角色,定位为风属性单体爆发输出手,兼具展风阵、团队增益与生存辅助能力。其核心机制围绕“风王阵”展开,通过觉醒阵强化全队风属性伤害,同时自身拥有高达14倍率的单体技能与必爆机制,堪称当前版本风队核心输出角色。
核心机制解析:
1. 风王阵体系:是首个可在1回合内展开风王阵的角色(VC技能),使全队风属性攻击次数转化为增伤(最高60%),同时觉醒阵额外提升自身50%力量。
2. 必爆与自BUFF叠加:技能“荧光之镰”必定暴击,且根据增益种类提升威力(最高3.5倍),配合觉醒阵可再翻倍至7倍,理论单技能倍率达14.0。
3. 资源管理:通过碧玉髓触发“正道混沌”全体必爆攻击,兼具推图效率与爆发终结能力。
二、技能解析:必杀技与战术运用
1. 荧光之镰(主力输出)
效果:单体风属性斩攻击(基础倍率2.0,满增益14.0),必暴+增益种类增伤。
使用场景:BOSS战单体爆发,需提前叠加5种增益(如力量/智力/速度BUFF、风耐下降、暴击威力提升)。
数据对比:在觉醒阵+自BUFF下,单次伤害可达200万+,远超同类型角色如希斯美娜AS(约150万)。
2. 七夜仇风(群体破防)
效果:群体风斩(倍率1.6)+附加受伤效果+自属性提升。
战术价值:快速清小怪链,同时为后续爆发铺路。觉醒阵下增伤效果提升1.5倍。
3. 北风秩序(战略先手)
效果:先制展开风王阵+全队30%减伤护盾。
实战意义:开局抢节奏,适合速攻流阵容,例如搭配赤套1TAF内结束战斗。
三、装备与因子搭配:极限输出配置
1. 武器选择
毕业武器:风属性专武“碧光镰刀”(提升30%风伤+15%暴伤)。
过渡武器:四星风斧“苍穹之翼”(攻击+200,风伤+20%)。
2. 防具与饰品
头部:暴击率+15%的“疾风头冠”(需挑战外典副本)。
身体:HP最大时攻击+50%的“龙鳞战甲”(适配必爆机制)。
饰品:优先选择“风之纹章”(风伤+25%)或“时间之戒”(技能冷却缩减20%)。
3. 因子搭配方案
| 因子类型 | 推荐选择 | 效果说明 |
| 专属因子 | 风王阵强化 | 觉醒阵增伤效果提升50% |
| 输出类 | 蓄力暴击/快速蓄力 | 缩短蓄力时间,暴击率+30% |
| 生存类 | 躲避性能/护盾转化 | 闪避率+20%,受伤转护盾 |
| 功能类 | 连击增幅 | 连击数每10层伤害+5% |
四、阵容组合:风队体系与跨属性适配
1. 纯风队速攻流
核心成员:(主C)+赤套(副C/破盾手)+梅丽莎(增伤辅助)+AS苏赛特(治疗/解控)。
战术循环:梅丽莎开增伤→赤套破盾→觉醒阵+荧光之镰终结。实测可在45秒内击破360级BOSS。
2. 跨属性通用队
搭配思路:+奈岐(全属性耐性下降)+阿尔玛(全体加速)+玛丽埃尔(护盾治疗)。
优势:利用必爆机制无视属性克制,适合多属性混合副本。
3. 高难生存队
成员选择:+尤恩(嘲讽坦克)+普莱(复活辅助)+琪德(减伤光环)。
适用场景:对抗秒杀型BOSS(如外典终境),通过护盾链与复活容错。
五、实战评测与版本强度
1. 输出能力测试
对单木桩(360级):觉醒阵下“荧光之镰”单次伤害峰值248万,DPS稳定在6.5万/秒,超越同期风系角色30%以上。
群体场景:七夜仇风+正道混沌组合可瞬清5波小怪,效率与AS燕相当。
2. 生存与手感
闪避流因子加持下,实战闪避率可达65%,但依赖护盾应对AOE技能。
操作要求中等,需掌握自BUFF叠加时机,新手建议携带“自动蓄力”因子简化流程。
3. 版本强度评级
单体输出:T0(风系)/T1(全属性)
泛用性:T1(依赖风队体系)
新手推荐度:★★★★☆(需一定资源培养,但成型后可通吃90%副本)
版本答案与养成建议
凭借风王阵体系+超高倍率必爆,已成为风队不可或缺的核心。建议优先投入资源解锁其专属武器与因子,并搭配赤套组成速攻队。对于新手,若缺乏风系角色可直接以为核心构建跨属性队,性价比极高。当前版本环境下,其强度预计将维持至下一个风系觉醒角色实装。